发布日期:2025-04-10 21:11 点击次数:186
(原标题:相当于帮你出首付!最高补贴20万让购房者“上车”炒股配资找配资i,常州为何如此大手笔?)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曾思怡
楼市新政一再出新,但如常州这番大力度,还是罕见。
4月3日,常州发布一则购房补贴政策,内容为:如果你在常州无房,或者住房面积小于75平米,就可以申请政府的购房补助,补助金额为房款总额15%、最高20万元的资助,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新建商品房现房。
当前常州首套、二套商品房首付比例也是15%。
有网友表示:相当于首付款由政府帮你出了,还有文章形容:此举堪称史上最大力度的地方购房补贴。
图源:图虫创意
为什么是常州?此举又将多大程度带热当地楼市?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、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,常州推出此重磅政策,既与当地的楼市下行、库存压力大有关,也是地方“抢人才、刺激楼市、稳经济”全盘考虑的一环。
重磅举措之下,市场有所升温。
据当地媒体,从该政策发布到4月6日下午6点,常州天宁区在售楼盘共接待客户1162组,签订认购协议141套,完成签约16套,其中加入购房资助专项房源库的8个楼盘接待客户858组,签订认购协议130套,完成签约14套;另一城区有楼盘销售人员称,清明小长假期间,该楼盘的访问量比平时增加了40%左右。
政府帮付“首付”
据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公告,购房者在购房资助专项房源库内新选购一套建筑面积140㎡及以下新建商品住房现房,并在购房资助资格凭证有效期内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,可获得购房款的15%但不超过20万元的购房资助。
不过,购房者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申请购房资助:在常州无商品住房,或在常州拥有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总计不超过75㎡;申请人已婚的,其配偶须作为共同申请人。
根据当地文件,这个政策的目的,是“支持住房困难工薪群体购买自住新建商品住房现房”。
因此,享受此项购房资助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时,以及已享受购房资助的购房人及其配偶在常州购买其他商品住房时,应全额退还已享受的购房资助资金(不计息)。
参与此次购房资助的房源都展示在常州住房APP和常州住房公积金微信公众号“购房资助”专区。截至目前,“房源库”内有79个项目、超1万套房源,已覆盖全市。
常州 图源:图虫创意
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彭峻日前曾向媒体介绍,所有房源均完成竣工验收备案,由房企自愿申报并经属地住建部门核验,确保无查封抵押风险,“质量有保证、交付有保障”。此外,房源库将随新竣工项目动态更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新政发布几天后,常州又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政策实施细则,专门发布文章进行解疑答惑,部分解答可以说是让跃跃欲试的购房者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比如,就大家关心的“符合资助条件的房源如何定价”“15%补贴是政府出资还是房地产商降价”,常州回应“房屋买卖是一种市场行为,房价由购房人和开发企业协商后共同决定”。
又如购房资助资金划拨形式上,由当地政府直接拨付至指定的商品房资金监管账户,再由商品房资金监管机构与开发商结算。
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,当前常州首套、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15%,而本次购房资助也正好是总房款的15%。
也就是说,如果所购新建商品房首付没有超过20万元的话,相当于常州政府直接帮购房者把首付支付了;如果所购商品房首付超过20万元,则购房者支付超出部分,也显著降低购房门槛。
为什么是常州?
综合来看,去库存形势较严峻,地方财力水平较好,叠加吸纳人才人口的需求,是常州此番楼市新政高力度推行的主要原因。
楼市表现方面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3月份常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1万㎡,同比下跌34%,而1~3月份累计销量为29万㎡,同比下跌29%。
与此同时,据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,2025年3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消化周期中,消化周期超30个月的几座城市中,就包含常州。
土地市场方面。2024年,常州的土地成交规模跌幅超1/3,2025年尚未有地块成交。
综上,可见常州稳楼市之迫切。
李宇嘉指出,当前,各个城市现在的购房潜力群体,主要就是刚需和改善型需求。刚需主要是新市民、外来人口,但这部分人群对房价的支付能力还比较弱;另外,新房市场主要是改善型需求,对他们而言,一般需要先把手上的房子卖掉,才能购置改善住房。
“常州这样做,一下子就将购房门槛降到地板上了,从而能够将无效的购买力变成有效的购买力。既能够刺激到刚需,还能促进改善,带动一二手房循环,这样还能为税收做贡献。”
当然,这种大力度购房补贴,也需要地方财力支撑。
李宇嘉表示,当常规的刺激楼市的政策应出尽出以后,如果市场还在继续下行,而且促进止跌回稳成为地方一项重要的任务时,但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比较少,各地都在争抢,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各地财政在纾困楼市上的投入。
“而常州属于苏南地区,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,历来都是政府有钱、民间富庶的区域。”
具体来看,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,常州既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,也是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。
最近几年,常州凭借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炒股配资找配资i,在2023年、2024年连续两年站上我国万亿GDP城市阵营,且2024年人均GDP突破20万元大关;地方财政方面,2024年,常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7.8亿元,同比增长2.6%,增幅位列苏南第一,税收占比84.1%、位列全省第一。